從我開始從事到府教收納的工作時
特別註明一件是【不幫不丟東西的人服務】
原因是這樣的人有著捨不得靈魂,總是把【太浪費了吧】掛在嘴邊,今天分享山下英子的文章說明這樣一個捨不得靈魂就包含了三個可能,我用我去過的家來舉例。
【小氣】有一個媽媽,家裡各式各樣百貨公司的來電禮包包,購物袋幾乎佔據半個客廳,選舉人送的筆跟便條紙甚至多到一袋袋裝,問他為什麼,她說反正那個不用錢,不拿白不拿。但是,你有用嗎?她的回答是總有一天會用到。這樣的人只是貪小便宜把廢物大量囤積在生活空間。
我曾經說過,我去餐廳吃飯,填完服務卡片後,他們會把筆送給你,我絕對會把筆還給他,服務員覺得奇怪,大家都掃光,妳怎麼不拿。因為即使是一支筆 ,對我來說都是多餘。我有習慣用的筆,也有更好更漂亮的筆,我知道我並不需要它,即使它免費。
【世代傳承】我去教過一個媽媽,那個媽媽在整理衣櫥的時候,看見一件洋裝,她說哦~這我婆婆買的,可是我覺得好醜,怎麼辦。我【覺得不好看就是妳根本不會穿,那就捐吧~】於是他帥氣丟了。
但是整理到一半一直不停的把同一件外套放在旁邊。那件外套非常老氣,跟她的型甚至整個衣櫥格格不入,她說【這是我媽媽送的,我覺得跟我不搭,一次也沒穿過】,我【妳根本不會穿,那就捐吧】【可是這我媽送的耶。】那又如何?婆婆跟媽媽老公誰送的都一樣,不適合就是不適合,不喜歡也不會因為放久了就喜歡。那件衣服在她們跟你的同時已經完成贈與的使命,所以我們謝謝它,讓它功臣身退就好,沒有妳想的那麼困難。
【愛找藉口】我與遇過太多為物品找藉口的人,在還沒整理前,她根本忘了她有那個東西,打開紙袋後,發現裡面是一個包包,她說這個包還可以用,換個拉鍊就可以了。我說好,那妳今天拿去。她一聽到今天馬上傻眼退縮 說啊~我沒空等等。親愛的,妳根本不愛這個包包,如果它真的這麼重要,在壞掉的同時,妳早就拿去修理了。
我們要以自己當主軸,而不是以物品。應該問,我還有用這個包包嗎?而不是這個包包還可以用。
請記得,為東西找藉口,妳就是為自己找藉口